1、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又稱《永恒的微笑》,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被認為是西歐畫史上首幅側重心理描寫的作品,現收藏于法國盧浮宮博物館,是盧浮宮三寶之一。此畫作為木板油畫,高為77厘米,寬為53厘米,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每年到盧浮宮鑒賞《蒙娜麗莎》作品的人數,大約有600萬左右,是盧浮宮必看的名畫。1952年,德國發行首枚《蒙娜麗莎》郵票。
2、向日葵
向日葵,花期7~8月,菊科向日葵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朝陽花,因其花常朝著太陽而得名。原產南美洲,馴化種由西班牙人于1510年從北美帶到歐洲,最初為觀賞用。19世紀末,又被從俄國引回北美洲。中國均有栽培。向日葵種子叫葵花籽,常炒制之后做為零食食用,味美,也可以榨葵花籽油用于食用,油渣可以做飼料。
-
中文學名:
向日葵
-
拉丁學名:
Helianthus annuus L.
-
別稱:
葵花,向陽花,望日葵,朝陽花,轉日蓮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合瓣花亞綱
-
目:
桔梗目
-
科:
菊科
-
亞科:
管狀花亞科
-
屬:
向日葵屬
-
亞屬:
向日葵
3、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于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F收藏于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該畫描繪了一名身穿棕色衣服,佩戴黃、藍色頭巾的少女,氣質超凡出眾,寧靜中淡恬從容、欲言又止的神態栩栩如生,看似帶有一種既含蓄又惆悵的、似有似無的傷感表情,驚鴻一瞥的回眸使她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光彩奪目,平實的情感也由此具有了凈化人類心靈的魅力。
4、吶喊
《吶喊》是由深白色作詞作曲,張韶涵演唱的歌曲,收錄在張韶涵的國語專輯《Over The Rainbow》中。在演繹歌曲《吶喊》時,張韶涵收放自如的大氣唱腔,給人一種空曠壯闊的感覺。此曲展示了張韶涵極寬的音域,是一首難度非常高的歌曲,也是張韶涵經典歌曲之一。2004年她憑借此歌曲獲得第15屆中歌榜頒獎禮-最受歡迎港臺地區歌曲獎。
5、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是十幅關于耶穌的世界名畫之一,相信很多像排行榜ABC小編一樣不懂畫的人也對這幅作品有所耳聞,作品是列奧納多·達·芬奇所創作,以《圣經》中耶穌跟十二門徒共進最后一次晚餐為題材。畫面中人物的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態,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畫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這幅畫的巨大成功致使以后的畫家沒人敢再涉足這個題材,從《最后的晚餐》起西方繪畫才真正進入了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
6、自由引導人民
《自由引導人民》取材于1830年七月革命事件,又名《1830年7月27日》,是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而創作的一幅油畫,也是德拉克羅瓦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之一。此畫作為布面油畫,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巧妙地將寫意和寫實結合起來,運用豐富而熾烈的色彩和明暗對比,充滿著動勢的構圖,奔放的筆觸,緊湊的結構,展示的奪取七月革命勝利關鍵時刻的巷戰場面。它成為代表法蘭西民族精神的標志,在1874年被盧浮宮博物館收藏,此后卻僅僅“出宮”展覽過2次,足見藝術界對這幅畫的珍視程度。大多數歷史教材在講到法國“七月革命”時,都會用這幅《自由引導人民》做插圖。法國人也非常珍視它,甚至將它印上了郵票和鈔票。
7、星月夜
《星月夜》又名《星夜》、《柏樹和星空》,想必大家對這幅畫都不陌生,它就是荷蘭后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在法國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創作的,也是梵高的知名代表作之一,現收藏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缎窃乱埂肥且环扔H近又茫遠的風景畫,在這幅畫中,梵高用夸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充滿運動和變化的星空。這幅世界風景油畫名畫為后人留下了無盡的啟迪,可謂是曠世之作。
8、創造亞當
米開朗基羅為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創作的巨幅天頂畫《創世紀》,是米開朗琪羅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場面宏大,人物刻畫震撼人心,其中最有名的一幅就是《創造亞當》,是米開朗基羅十大名畫之首。該作品描繪的是上帝創造人類始祖亞當的情形,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是創世紀天頂畫中的第四幅。作為世界名畫之一,后世出現了許多《創造亞當》的仿作。
9、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是世界著名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于1872年在勒阿弗爾港口創作的一幅油畫,現收藏于巴黎馬爾莫丹藝術館。該畫描繪了晨霧籠罩中的日出港口景象,用美妙的光的變幻與運動展現了迷人景色。這幅世界頂級油畫,突破了傳統題材和構圖的限制,完全以視覺經驗的感知為出發點,側重表現光線氛圍中變幻無窮的外觀,在藝術史的長河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是印象畫派的開山之作,也是莫奈畫作中最具聲譽的經典作品。
10、無名女郎
《無名女郎》是俄國畫家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于1883年創作的一幅現實主義肖像畫,是畫布油畫,現收藏于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在這幅畫中,克拉姆斯柯依以現實主義思想,古典的造型手法,借助人物的姿態、動作、裝束和神情,展示出一個剛毅、果斷、滿懷思緒、散發著青春活力的俄國知識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