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國學大師、教育家孫詒讓商請溫處道童兆蓉和溫州知府王琛,將溫州府屬中山書院改為溫州府學堂。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溫州地方當局決定以舊校士館為址創建溫州師范學堂。
1908年學堂建成。師范學堂后易名溫州師范學校、浙江第十師范學校。
1923年(民國十二年),教育部新學制(壬戌學制)要求將各地省立師范學校并入當地省立中學。于是十師和十中合并,校名仍是浙江省立第十中學校。
1933年學校改名浙江省立溫州中學。
1939-1945年間,溫州三次淪陷,學校數度遷址,先后在青田水南、村頭、南田和泰順江口等地辦學。
1946年,浙江省浙東第三臨時中學歸并浙江省立溫州中學。
1953年,學校被確定為全省14所中學之一。
1954年8月,校名改為浙江省溫州第一中學。學校由中學改為高級中學。
1959年,浙江省調整中學,溫州一中為全省16所中學之一。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給學校帶來災難性的破壞。
1981年被定為省辦好的18所中學之一。
1985年,學校復名“浙江省溫州中學”,并再次由中學改制為高級中學。
1995年,學校被批準為浙江省一級中學。
2002年秋,為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學校整體遷移到占地338畝、投資約2億元的梧埏新校舍。
2006年起,由中央撥款千萬元資助學校創建新疆班,籌建中的新疆班為溫州中學民族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選址在溫州中學現校址的南部。
2007年,溫州中學新疆部新校區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0年,浙江省溫州中學占地338畝(其中水域約占30%,綠化占地面的40%),校舍建筑面積共7.67萬平方米,建有教學樓、科學館(內有天文氣象臺)、實驗樓、圖書館(含學生電子閱覽室)、體育館、藝術樓(內含校史館)、學生宿舍、教師休息樓、食堂、行政辦公樓、英語島、生物島。同時還建有標準的田徑場、網球場和室內太陽能游泳池,校園內有計算機網絡系統、多媒體廣播系統、監控系統、一卡通管理系統等。
浙江省溫州中學電教、實驗、勞技設備、體育器材配備,均按浙江省一級中學的Ⅰ類標準配置。學校建設有教育信息中心、校園網絡系統、CATV系統、校園公共廣播系統和多媒體教學系統等。圖書館藏書共計99713冊,雜志225種,報紙55種。
截至2010年,浙江省溫州中學共有在職教職工227人,其中特級教師4名,高級教師82名,省、市級優秀教師和教壇新秀三十人以上,市“551”人才工程5人,市“221”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12人,省級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7人。
本百科內容由用戶巧笑倩兮整理上傳,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浙江省溫州中學】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內容僅為介紹詞條基本情況,想要了解更多請到官方平臺。若該內容有影響到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