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是中國大陸一家公立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是集當代藝術展覽、收藏、研究、交流、體驗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標志性城市公共文化活動中心。改建完成后,當代藝術博物館總建筑面積達到4.1萬平方米,具有大小高度不一、適合各種展覽的12個展廳以及圖書館、研究室、報告廳等功能性設施,將承擔起國際性的視覺文化交流的重任,為國內外優秀當代藝術作品提供好的展示環境,為中外藝術交流提供良好的氛圍條件。通過各領域當代藝術的集中展示,實現當代藝術與設計、文學、電影等領域的兼容并蓄,將當代藝術博物館打造成為一個跨媒介、跨學科的藝術綜合交流平臺,成為上海藝術和創意的激發器。通過匯集國內外當代藝術的優秀成果,豐富和拓展公眾的文化視野,培育青少年創新創意的自覺意識和能力,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帶來源頭活水,為上海成為中國和世界當代藝術傳播、交流、展示與合作的中心之一奠定堅實的基礎。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選址于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未來館,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發電廠,其建筑主體長128米,寬70米,高50米,建筑面積31088平方米。高達165米的鋼筋混凝土煙囪筆直高聳,具有極強的標志性,見證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歷程,昭示著浦江兩岸新一輪的歷史機遇和文化創造。改建后,其建筑面積將增加至4萬多平方米,展陳面積達到1.5萬平方米,擁有12個展廳。
博物館于2012年10月1日開館,是中國大陸一座公立的當代藝術博物館。博物館佇立黃浦江畔,距離人民廣場4公里,從地鐵4號線和8號線西藏南路站步行一刻鐘。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目標是搭建起當代藝術與民眾之間的溝通橋梁,匯聚國內外當代藝術的優秀成果,利用多種渠道展示、收集和保存當代藝術的優秀作品。我們的團隊非常重視觀眾的參觀體驗,努力提高展覽策劃、展示設計、講解導覽、休閑娛樂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質量,為民眾打造一個活躍、創新、開放的視覺藝術學習中心。
館藏實力
2013上海藝術設計展
主題展通過設計與下列關系展開:思想、行為與城市性格;城市規劃、建筑風貌(舊城改造;歷史建筑的重生性保護);社區、街道生活、公共景觀;居住、生活用具、娛樂、時尚;交互、數字化生存,交通、網絡城市;進城與出城(城與鄉、城中村);公共生活與公共藝術“城市藝術家”、創意產業園等。主題展共分“逆光之城”、“夜晚之城”、“移動之城”、“界面之城”、“手工之城”、“電影城市”6個單元展出。
蜃景——當代中國博物館建筑的十二種呈現
博物館建筑在呈現景象之余自身也往往成為城市的景象,這形成了一種復雜的觀看與被觀看的關系。景象在疊加中模糊并形成光暈,在饑渴消費景象的現代社會中,這些帶著光暈的博物館就不可避免成為被賦予神圣意義的物體而非場所而得到崇拜,建筑師也往往以博物館建筑的設計機遇為榮。
與中國迅猛的城市發展速度同步,近年來博物館建筑同樣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在各地被建造,其中不乏優秀之作。但正是這樣一種近乎瘋狂的規模與數量讓人感到難以在這里用一種傳統的建筑展覽方式去表現這個話題。人們或許可以通過模型,照片,圖紙去呈現其中一鱗半爪,卻不足以探討這個宏大景象背后的深層問題:博物館建造與使用、公共空間與私人領域、呈現與觀察、事件性與日常性…
這次展覽中試圖呈現而非再現,讓十二組建筑師或藝術家以博物館為題,用泛視覺藝術的方式,以自己的角度去重新表述博物館建筑。
章明與張姿的大型模型裝置作品直切展覽主題,以兩組截然不同的博物館類型:“大的和小的”,并置呈現而建立張力體系,既反思其一端的圣殿情結,亦質疑另一端對個人表述的迷戀。
展覽中有兩組作品以本次展覽的主場地——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為題材創作,張佳晶將博物館建筑連續剖切以除去“建筑的傲慢”,卜冰與柴濤的視頻組合裝置則混合了博物館內外多角度視角的錄像與監控鏡頭,嘗試反轉博物館參觀中的看與被看關系。
首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青年策展人計劃
“青年策展人計劃”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今年推出的一個展覽項目,以扶植培育海內外華人青年策展人為目的,借由他們的視角展現年輕華人藝術家的視覺藝術新成就,進而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生態的發展。該計劃以網絡投稿的方式征集策展方案,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遴選出前三名,并給予資金支持,終讓他們的方案在館內得以實現。
時代肖像——當代藝術30年
自1970年代末期以來,經歷風雨的中國當代藝術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發展歷程。從1980年代的“八五新潮”,1990年代的國際認可,2000年代的商業成功直至今日的繁榮,當代藝術作為新興文化形態也已得到從國內到國際,從民間到官方的普遍認可。而當代藝術這30年的發展也正體現了整個國家和廣大人民在這個特殊時代所經歷的巨大轉變。無論是從國家整體的經濟和文化,還是從人們內心對自己的認知和對社會的介入,都可以從這些年來藝術家的作品中得以映射。故展覽以廣義的“肖像”作為切入點,不僅展示以“人像”為主題的繪畫,也同時融合雕塑、裝置、錄像、攝影表演等具有身體意向的作品,多元地展現該主題在不同層面上的含義并提供給觀眾多方位解讀的可能性。
這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館后一個獨立策劃的大型展覽,展覽以肖像為主線索,涵蓋繪畫、雕塑、裝置、錄像和攝影等作品形態,結合對文學、電影、戲劇、音樂等主要平行文化、亞文化鄰域的梳理,全景式呈現改革開放30余年來中國當代文化藝術的發展歷程。
展覽分主題展和特別項目兩大部分,主題展由5個分支單元構成,分別是“具體的人”、“內心世界”、“身體語言”、“社會形象”和“未來生存”;3個特別項目為“大芬肖像”、“30年小事記”和“藝文中國”。主題展參展藝術家為117人(組),212件(組)近千件作品。
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恒
“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恒”是一項亞洲巡展計劃,所有展品皆來自美國匹茲堡安迪·沃霍爾美術館,展覽跨越安迪·沃霍爾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藝術生涯,按不同時期分為四個部分,共展出各類作品四百多件,涵蓋了繪畫、攝影、絲網印刷、素描、雕塑和電影等幾乎所有的媒介。代表作品包括:《金寶湯罐》(Campbell’sSoupCan,1961年)、《伊麗莎白·泰勒》(SilverLiz,1963年)、《杰奎琳》(Jackie,1964年)、《瑪麗蓮·夢露》(MarilynMonroe,1967年)、《自畫像》(Self-Portrait,1986年)等。
一部分:三十至四十年代青蔥歲月
安迪·沃霍爾成長于一個為了生計而輾轉美國的移民家庭。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沃霍爾的父母安德烈和朱莉婭·沃霍拉如先輩們那樣告別了家鄉東歐。然而這個虔誠的拜占庭天主教家庭,依舊定期參加彌撒,恪守著東歐豐富的傳統習俗。
從幼年起,沃霍爾的雙親就開始鼓勵和培養他的藝術天賦。沃霍爾在四年級時加入卡內基學院周六藝術班,并在那里度過了三年時光。1945年,沃霍爾進入卡內基理工學院(現在的卡內基梅隆大學)就讀。
1949年,沃霍爾從學院出名的繪畫與設計系獲得學士學位。在這四年大學生涯里,他的藝術天賦和才能得到了長足發展,并憑借著新鮮而富于創意的理念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學術研究
根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章程》、《全國重點美術館評估辦法》的相關規定,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以當代藝術為側重,履行收藏保管、陳列展示、學術研究、普及教育、對外交流的基本職能,是對公眾免費開放的公益性藝術博物館。
實用信息
地鐵
您可乘坐地鐵4號線或8號線至西藏南路站下車,從2號口出站,沿中山南路走到南車站路,再沿南車站路走到苗江路,然后沿苗江路直走,到達我館的參觀入口。
公交
乘18路、23路、96路、45路、869路、66路、869路、大橋六線、109路、780路、969路、144路和1212路公交車皆可抵達我館。
本百科內容由用戶學哥整理上傳,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內容僅為介紹詞條基本情況,想要了解更多請到官方平臺。若該內容有影響到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runfei999@163.com